河南省饲料资源开发及安全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7年经河南省科技厅批准设立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围绕饼粕、糟渣、玉米酒精糟等非常规饲料原料开发,粮油食品加工副产物和薯类等饲料原料优质化处理和规范化利用,绿色饲料添加剂、特色饲料、环保型饲料产品开发等3个方面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及推广服务。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一)特色非粮饲料资源开发与营养价值评定利用
中心将根据我省非常规饲料资源情况,发展特色饲料产品。加强杂粕、糟渣、食品加工副产品等存量较大的非粮饲料资源优质化处理研究和应用。
(二)开展饲草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和推广不适合粮食生产的土地种植牧草和饲用作物,探索改善秸秆营养品质的方法,提高秸秆饲用量和饲用效率。
(三)新型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
开展饲料中减少化工合成产品研究,重点是植物天然成分生长促进剂的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小肽、酶制剂、植物提取物、植物性饲料添加剂以及多种益生菌等原料以提高畜禽生产水平,降低饲料成本。
(四)饲料安全检测与评价体系研究
系统开展饲料添加剂、非粮饲料原料和潜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与安全评价。加强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确证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和潜在风险物筛查鉴定技术研究。
二、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和水平
(一)现有研究基础
近3年,中心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项,获得经费资助合计130余万元。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鉴定成果6项;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15余件,获得授权的4件;发表代表性论文40余篇。
(二)学术影响
中心主要成员担任国家级、省级学会和协会等担任重要职务,并拥有多项学术称号,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张卫宪教授、黄炎坤教授、刘太宇教授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不断增强。
三、科研队伍状况
中心负责人张卫宪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百千万工程人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杂志编委。
中心现有科研开发及推广人员3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博士18人,硕士12人。
四、已具备的科研条件
目前,中心拥有植物生物活性提取实验室、生物发酵实验室、常规成分分析室、动物代谢及能量测定室、生化分析室、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室、畜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室研究室等科研用房750m2。
科研仪器设备40余台(套),总值700余万元。其中拥有超声波提取设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仪、发酵设备、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倒置显微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大型仪器设备。
五、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
(一)国内外交流合作
中心与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的俞培强教授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菲利普博士开展国际合作,不定期的来校讲学;派出李梦云博士出国学习交流,派出邓红雨博士到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平台的合作。
除国际合作外,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开展合作研究,重点解决我省养殖粗放的问题,非常规饲料高效利用和无抗饲用添加剂开发利用问题。中心积极与国内兄弟院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甘肃农业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
(二)日常运行管理
1.实行主任负责制
2.科研项目管理引入目标责任制,加强过程管理
3.人员聘用与管理引入开放竞争激励机制
4.引入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运行机制
5.建设“和谐进取、开放共赢”的实验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