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8-05-28 13:04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动物遗传育种》是研究动物遗传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也是研究动物性状的遗传、发育、品质改良、杂种优势利用及新品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是我校畜牧、养殖、畜牧兽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是畜牧类专业学生进入畜牧行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结合当前畜牧行业发展中需求的种畜禽培育和良种畜禽资源利用与开发环节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掌握遗传基本理论和育种关键技术,达到了解畜牧业种畜禽现状、趋势,具有遗传育种基本知识和技术,并且具有良种保护和开发意识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具有种畜禽资源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保护现有资源意识、科学使用畜禽种质资源意识。

二、课程建设历程

1957年郑州牧专建校,畜牧专业开设了《动物遗传学》与《家畜育种学》课程,这是《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前身。1979年复校后,经过1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为《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推动了学科内容的快速整合和催生了适合专科教学新教材的诞生,经过几年的探索和酝酿,于2000年初由本课程主讲教师李婉涛教授主编、赵金艳参编的《动物遗传育种学》正式出版,至此结束了畜牧专业遗传、育种单独授课的历史。

2003年至2007年,基于对本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先后开展了教学研究工作,由主讲教师李婉涛教授主持的《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由主讲教师赵金艳副教授主持的《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和《动物遗传育种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研究与提高项目结项。

2005年由主讲教师赵金艳副教授主持的《动物遗传育种》精品课程被畜牧系评为精品课程。2007年被推荐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并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教育厅评审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由主讲教师李婉涛教授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遗传育种》正式出版。2011年由李婉涛教授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遗传育种》正式出版,同时赵金艳主编的畜牧兽医类告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畜禽遗传育种》于2012年正式出版。

2012年经过5年的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动物遗传育种》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课程组着手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3年本课程被确立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三、课程建设内容

《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中学,在学中做,逐步探索、研究、完善、总结,形成了一门日趋完善、先进、实用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本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就,教材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文件的修订与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验课与实践、实训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越来越有利于学生学习本课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得到同学、同行的认可。建设了校级、省级课程网站,方便了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应用,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网站从2006年开始建设,中间经过三次完善,目前基本达到顺畅应用的程度,网上资源涵盖了多年来积累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内容。

把《动物遗传育种》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课程组成员的一直努力追求和打造的重点,它不仅意味着课程的发展和成熟,更重要的是在精品建设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系统的整理思路,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精心整合教学内容,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时总结教学成果,推动课程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网站,按照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体系分为八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个教学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由教学要求、重点难点、课程讲义、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习题作业等基本教学资源;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素材库、仿真素材、演示实验、试题库、教学互动等栏目,网站上还设计有学科前沿研究播报、考试自测系统,为畜牧业动物遗传育种技术人员及其相关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家畜繁殖》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